我們身體為什麼會發炎?網路上說的那些抗發炎保健食品到底是在抗什麼?有用嗎?
接下來讓營養師 Mae 針對「發炎」幫大家進行完整解析。
發炎概述
「發炎」,是一個「自然的免疫反應」,當我們身體受到心理或是生理(感染、創傷)上的壓力時,身體就會產生「前發炎物質」— 脂肪激素(Adipokines) 和 細胞激素(Cytokines)。這些激素會刺激身體內的細胞移動到受壓力的位置,而引起發炎反應,造成紅(Redness)、腫(Swelling)、熱(Heat)、痛(Pain)的現象。
「發炎」和「免疫」密不可分的,在受到心理或生理壓力時,身體的免疫反應會造成身體紅、腫、熱、痛的徵狀。
發炎其實是身體保護自己的機制
發炎是源自於由免疫系統對有害物質 (病菌、受傷細胞、刺激物) 的產生或侵入所進行的一連串保護機制。當有壞東西出現的時候,我們的身體就會嘗試去移除這些有害物質、啟動復原程序,以此來重建受傷部位的結構和功能。發炎反應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、可以是急性的亦可以是慢性的。
在遭受壓力或傷害時,發炎反應有助於重建受傷部位的結構和功能。其可以是局部性或全身性、急性或慢性發炎。
不正常的發炎現象
最好的情況是,在遭受壓力或有害物質的時候,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產生適當的發炎反應,幫助身體回復到代謝平衡(Allostasis)的狀態。但當有害物質沒有被消除,免疫系統便會逐漸開始進一步執行不分敵我的「無差別攻擊」,直到有害物質被消滅為止。換句話說,當這個潛在有害物仍在,免疫反應就會持續進行,使得身體處於一個「慢性發炎(Chronic inflammation)」的狀態。
比起急性發炎而產生的紅腫熱痛或關節炎,大多全身性的慢性發炎起初並不容易被發覺,在臨床上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。但在多數情況下一些發炎相關的生化指標的升高是可以被預見的(Calcada et al., 2014)。
當無法消除壓力或外來有害物質的時候,發炎反應便不會停止,造成慢性發炎。
慢性發炎造成慢性病
當慢性發炎狀態持續,免疫系統便會逐漸喪失它的核心能力—無法對外來物質(non-self)與自身物質(self)進行辨別及消除(Paul,2010)。簡單來說,在免疫系統透過發炎反應嘗試修補、恢復受傷處的同時也會破壞組織本身,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的症狀。
有研究指出,持續的慢性發炎是所有的慢性病出現的主要原因。與此相關的慢性病有心臟病(Heart disease)、糖尿病(Diabetes)、自體免疫疾病(Autoimmune diseases)、癌症(Cancer)、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(Birch et al., 2014; Franceschi and Campisi, 2014; Wu, 2013)。
當發炎持續,會造成全身性慢性發炎。自體組織、器官受損,最終會導致慢性病的發生。其中包括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自體免疫疾病、癌症、阿茲海默症。

發炎的原因
在開始抗發炎前,必需先了解自己身體發炎的原因,再對症解決。
一、壓力(Stress)
壓力即是發炎,原因可以是肥胖、缺乏睡眠、情緒、飲食不健康、抽菸、熬夜、生活壓力、缺乏運動。除此之外還有燒傷、創傷等所造成的代謝性壓力。無論壓力來源是什麼,它都會造成身體氧化壓力增加,進而破壞身體細胞與組織。
二、接觸過敏原過
敏原是來自外在環境的因子,可以是食物、衣服、化妝品、家具等一切造成過敏或敏感的介質。舉例來說,當一個人吃下其過敏的食物,會因為失去腸道屏障的完整性(Gut integrity),影響腸道微生態環境,引發連鎖免疫反應。
三、 感染(infection)
急性感染在臨床上相對容易診斷,症狀通常包括發燒、白血球增多症(Leukocytosis)、膿(Pus)、心搏過速(Tachycardia)。慢性感染則會提升發炎介質(inflammatory mediators),長會加劇營養不良和氧化壓力不平衡的狀況。
如何知道自己可能處於慢性發炎?
以下是簡易版的發炎檢測,若超過兩項便須注意自己平時的生活型態或飲食是否需要進行調整、若超過四項就需要考慮專業的醫療協助,並對症下藥哦!
- 體重過重(BMI>24)
- 常感冒
- 常不明原因腹瀉
- 常不明原因腹部絞痛
- 常感覺很疲累
- 關節痛
- 記憶力衰退
- 慢性泌尿系統感染
